日前,重庆印发了《关于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》(渝委发〔2021〕16号)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兼365平台官方版下载院长李敬教授接受了上游新闻采访,针对《意见》该如何推进实施、实施中需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进行建言献策。
李敬副校长说,第一,要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,把保障要素供给放到重要位置。市场环境处于首要位置。
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,就是要素成本,水电气等要素成本越低,对企业就越有吸引力,这恰好也是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。要营造优质有序的市场环境,就要把保障生产要素的供给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,在这些要素中,除了水、电、气、运输成本等,金融环境也非常重要,重庆近年来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花了很多功夫,但还需要继续深化,尤其是要加强保障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,以及在城乡融合模式下,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,紧扣产业链补链强链,优化金融供给。
人才也是要素供给中的重要一环。李敬副校长介绍,近年来,重庆持续举办“英才大会”等系列活动,逐步构建起了人才集聚的强磁场。但总体来看,重庆还需要有更多优惠的政策来支撑引才聚才。比如,深圳对获得认定的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给予个税补贴,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%的部分,由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归还;海南自贸港新政也规定,高端人才、紧缺人才个税实际税负超15%部分予以免征。目前,重庆也有系列引才聚才举措,例如西部(重庆)科学城推出“金凤凰”人才领飞工程,这是不错的尝试,但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力度还不足,因此,希望重庆还能推出更多“聚才”的落地政策。另一方面,也建议重庆推动高校与产业更好地结合,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。
李敬副校长说,在营造市场化营商环境中,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市场化的规则,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,让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都能够发挥得恰到好处。
第二,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。既要提高监管效率,也要减轻企业负担。
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将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,让每一位企业家和投资者吃下定心丸、安心谋发展,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经之路。《意见》也明确提出,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,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。对此,李敬副校长表示,经济运行中,难免会出现一些纠纷,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,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。重庆要招商引资、活跃市场,重要一招就是要用法治力量为企业发展护航。例如,在加强权益保护方面,要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、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;在创新市场监管方面,要深入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等监管方式,既可以提高监管效率,避免行政执法中的任性检查、执法不公等问题,又可以减轻企业负担。
第三,,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,重庆也要加强对国际法律事务处理的探索。
近年来,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跑出‘加速度’,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,但毕竟重庆对外开放的时间还较短,还有很多国际法律事务的处理需要探索,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规则体系,与国际接轨。
第四,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。强长板补短板,凸显内陆开放特色。
对全球市场主体而言,哪里的营商环境好,哪里的市场就更具吸引力,在国际竞争中就更有优势。因此,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。
《意见》提出,要营造透明便利的开放环境,具体包括提升开放发展能级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、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、加大招才引智。李敬副校长说,当前,重庆正在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,近日,还被列入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名单,重庆的国际化开放程度会越来越高。和沿海开放不一样,重庆内陆开放是以铁路为主要载体,因此,要围绕陆上贸易的相关环节全方位探索,包括多式联运规则体系的建立,物流、税务、融资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,但同时又要体现出重庆内陆开放的特色。
在国际化中,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重庆在国际舞台上的营商环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,内陆地区开放,出去的时间比较快,但成本偏高,所以我们要把时间成本优势充分凸显出来,做强长板,补齐短板,这就需要通过通关规则的优化,物流体系的集成化、信息化来降低物流成本。
李敬副校长还表示,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营造,需要人文交往来“搭台唱戏”。举行国际性会议、加强对外交往、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等,都是对“国际化”的支撑,重庆在这些方面应该有更大开放力度,更多具体项目落地。重点可以放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以及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为抓手,加大与东南亚国家的人文交往。
国际化的优势是在和其他国家的比照中形成的,在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,一定要有比照思维,不仅做自己,还要比照其他国家做,取长补短。
第五,优化政务政商环境,要加强对企业全发展周期的服务。
此次《意见》,对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、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方面也作了详细要求。李敬副校长表示,调研中,他们发现企业最关心的就是政策的可持续性。由于企业经营讲究长期可持续,从投入到产出,整个生命周期比较长,因此在政务环境方面,需要特别强调政府管理的连续性,一定要“一张蓝图抓到底”。这方面,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鉴,他们采用系统集成式改革,推出针对企业全发展周期的服务。另外,在政务环境中,还要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,避免因政府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,因此还要大力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以及大力推行负面清单制度。
政商关系实际上反映的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。简单来说,就是要用市场‘激活’资源,市场能做好的交给市场去做,政府该做的,就交给制度去办。对重庆来说,国有企业较多,处理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,也是政商关系中重要的内容。
《意见》执行关键在于落实落地,建议多用“长变量”指标进行考核。此次出台的《意见》很务实,符合重庆的实际,出台的时间也很关键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。我们要向现代化的征程进军,就要构建现代化的市场体系,而构建现代化的市场体系,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。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对经济主体会产生直接影响,对重庆的城市形象、国际形象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。
李敬副校长也坦言,一分部署九分落实。《意见》能否充分见效,关键还在于执行过程中的落实落地。
《意见》中把每一项任务都归口到不同部门,但在具体落实中,还得靠各个区县,因此还要加强各区县的考核,同时,在考核中,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很重要,因为营商环境涉及到方方面面,怎么来评价,怎么通过这个‘指挥棒’来调动各方积极性都很讲究,因此在指标优化方面就需要下功夫,要多用一些‘长变量’指标,少用一些‘短变量’指标,多一些跨期、跨任的指标,少用一些即期的指标。更关键的是,要尊重市场规则来落地。